夜坐读书有感效坡老作短诗寄允兆翁晋季豹三子

· 茅维
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 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鸡。 虫吟豆花中,叶坠石苔面。 垂头何所思,阑干忽凭遍。 一入静者怀,机锋似□箭。 恨无三益友,相对发绮辨。 露湿还松房,青林火不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老:指效坡老,即晋代著名文学家效坡老人。
  • 短章:指短诗。
  • 绮石(qǐ shí):华丽的石头。
  • 圜砚(huán yàn):圆形的砚台。
  • (jiào):古代形容鸟鸣声的词语。
  • 虫吟:昆虫的鸣叫声。
  • 豆花:指豆腐脑。
  • :地上生长的青苔。
  • 阑干:指窗棂。
  • 机锋:指才智的锋芒。
  • :这里指箭矢。
  • 绮辨:华丽的辞藻。

翻译

夜晚坐在石床上读书,书本横放在床上,漆制的灯笼挂着青色的火焰。拉起帷帐,却无法入眠,坐在那里,心思清爽如宴席。瓦盆里盖着残留的茶水,华丽的石头砚台在那里。取笔写下短诗,文字成就自然精致华美。冷月透过稀疏的槐树,荒山上传来孤鸡的啼鸣声。昆虫在豆腐脑花丛中鸣叫,叶子飘落在青苔覆盖的地面。低头思绪万千,窗棂上忽然倚靠。一旦进入宁静,才智如利箭般锋利。遗憾没有三位知音,相对时无法展现华丽的辞藻。露水湿润了松树的枝丫,青色的林木中却看不到火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独坐读书的场景,通过描写环境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静谧夜晚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书房之中,感受到那份静谧与清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茅维

明浙江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称四子。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