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 张雨
金华黄太史,出为儒台冠。 诗文齐六经,奇古谁敢传。 如掇明月珠,妙在九曲穿。 而子工笔札,狗监非所荐。 挈之登龙门,果获尾时彦。 孜孜勤执经,矻矻劳染翰。 敏手不暇给,精华且屡换。 怜才吾辈事,子乃羞自献。 由兹数来往,无事辄相见。 湖岭错萦纡,烟霞争变幻。 一夕快雨馀,春物已消半。 言归天台奥,俄顷语离散。 此手不易执,明日柁楼饭。 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 赤城跨沧海,朝霞以为岸。 倘遇仙者徒,勿易樵牧贱。 予衰志求道,千载犹暮旦。 老经三百家,一一理残卷。 霜毫犯冠箨,墨汁滓衣汗。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 子书能瘦硬,泪眼秋隼健。 唯馀箧中字,照我目光烂。 送子望崖返,回目穷海甸。 春夕岂不短,反侧移漏箭。 才梦金庭游,还逐涛江乱。 荐知家庭乐,旭日阴始泮。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 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 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创作。
  • 晋卿翰林:指晋代的文学家、官员。
  • 金华黄太史:指金华的黄姓太史,太史是古代官职,负责记载史事。
  • 儒台冠:指在儒学领域中的最高荣誉。
  • 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 狗监:古代官职,负责养狗。
  • 登龙门:比喻得到显贵的提拔或考试及第。
  • 执经:手持经书,指学习经书。
  • 染翰:用笔蘸墨,指写作。
  • 不暇给:没有空闲,形容忙碌。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柁楼饭:船上的饭食。
  • 樵牧贱:指樵夫和牧童,比喻地位低下。
  • 暮旦:早晚,比喻时间短暂。
  • 冠箨:指帽子上的装饰。
  • 秋隼健:秋天的鹰,比喻锐利。
  • 缱绻:形容情意深厚,缠绵不断。

翻译

金华的黄太史,在儒学领域中是最高的荣誉。他的诗文与六经相媲美,其奇古的风格无人敢传。就像摘取明月珠,巧妙地穿过九曲。而你擅长书法,不是通过狗监这样的职位推荐。你被提拔到了显贵的地位,果然得到了时人的认可。你勤奋地学习经书,辛苦地写作。你的敏捷让人无暇顾及,精华不断更迭。我们怜惜才华,你却羞于自荐。因此我们多次往来,无事时常相见。湖岭错综复杂,烟霞变幻莫测。一夜快雨过后,春景已消逝大半。你说要归去天台的深处,转眼间就要离别。这次握手不易,明天船上的饭食。远远望着白云,瀑布声如此激昂。赤城跨越沧海,朝霞成为岸边。如果遇到仙人,不要轻视樵夫和牧童的卑微。我志在求道,千载不过早晚。我研究了三百家老经,一一整理残卷。霜毫侵犯冠箨,墨汁染污衣汗。我用尽全力,希望能实现愿望。你的书法能瘦硬,我的泪眼如秋天的鹰般锐利。只有箧中的字,照亮我的目光。送你望崖返回,回头看尽海边的景色。春天的夜晚岂不长,辗转反侧,时间如漏箭般流逝。才梦游金庭,又追逐涛江的混乱。我知道家庭的乐趣,旭日的阴影开始消散。身扶老人的拐杖,衣忆慈母的线。还期当及时,期待你在秋水边的归来。我孤独地坐着,直到日落。追随太史的脚步,用以表达我深厚的情意。

赏析

这首诗是张雨对友人陈秉彝的赠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人通过对黄太史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文学造诣的认可,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明月珠”、“九曲穿”、“秋隼健”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才华和自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