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涳濛(kōng méng):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
- 松楸(sōng qiū):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
- 烧钱:指焚烧纸钱,一种祭祀习俗。
- 飞蛱蝶(fēi jiá dié):飞舞的蝴蝶,这里形容纸钱被风吹起的景象。
- 三丫:指三岔路口,常用于祭祀。
- 骷髅(kū lóu):死人的头骨。
- 精魂:指死者的灵魂。
- 狂魂语:指死者灵魂的不安与狂乱。
- 新鬼:新近去世的人的鬼魂。
- 旧鬼:已故已久的人的鬼魂。
- 衔冤(xián yuān):含冤,心中有冤屈。
- 禁烟:指禁止烟火,可能指战乱时期的禁令。
- 兵燹(bīng xiǎn):战火,战争造成的破坏。
- 荒城:荒废的城市。
- 寥落(liáo luò):稀少,冷清。
翻译
细雨迷蒙,湿润了松树和楸树,战乱之后的人家哭声未止。几处地方焚烧纸钱,纸钱被风吹起如同飞舞的蝴蝶,三岔路口无人主持祭祀,只有骷髅孤零零地躺着。死者的灵魂作祟,狂乱地诉说着,新近去世的鬼魂含冤,旧鬼也感到愁苦。这难道是因为战乱时期禁止烟火,荒废的城市冷清,水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通过细雨、松楸、哭声、烧钱等意象,传达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战乱的无奈。诗中“精魂作祟狂魂语,新鬼衔冤旧鬼愁”一句,深刻表达了死者灵魂的不安与冤屈,以及生者对战乱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