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海一沤十韵

· 张宪
尊者来从乾竺国,畏途生出玉门关。 地穷西北河为带,水尽东南岛若环。 劫火自如潮势吼,禅心已似石头顽。 《法华》雨施金盂水,贝叶经挑锡杖镮。 幻境万家蝴蝶梦,沧波一个野鸥閒。 染轻龙女花难著,德重天厨食自颁。 灏气秋横银色界,白毫夜破铁围山。 瀴溟此日浮杯去,葱岭何年只履还。 佛日未应违下国,甘霖直欲遍人间。 探穷大地蛟蛇窟,归立□□虎豹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竺国: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玉门关:古代中国西北边疆的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 河为带:比喻河流如带状环绕。
  • 岛若环:比喻岛屿环绕如环。
  • 劫火:佛教中指世界毁灭时的火灾。
  • 潮势吼:形容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
  • 禅心:修禅的心境。
  • 石头顽:比喻心境坚定如顽石。
  • 《法华》:《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 金盂水:金制的盂中盛的水,此处指佛教仪式中的净水。
  • 贝叶经:古代印度用贝多罗树叶书写的佛经。
  • 锡杖镮:僧人用的锡杖上的环。
  • 蝴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无常的人生。
  • 野鸥閒:野鸥自由自在,比喻心境超脱。
  • 龙女花:传说中龙女所化的花,难以触及。
  • 天厨食:天上的食物,比喻珍贵。
  • 灏气:浩瀚的气象。
  • 银色界:指佛教中的净土。
  • 白毫:佛经中描述的佛的特征之一。
  • 铁围山:佛教中地狱的边界山。
  • 瀴溟:大海。
  • 浮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指心无挂碍。
  • 葱岭:古代对中亚山脉的称呼。
  • 只履还:指僧人只穿一只鞋,表示超脱世俗。
  • 佛日:佛的教化。
  • 甘霖:及时雨,比喻恩泽。
  • 蛟蛇窟:比喻险恶之地。
  • 虎豹班:比喻英勇的队伍。

翻译

尊者来自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经历了艰险的路途穿越玉门关。 大地向西北延伸,河流如带环绕,水域向东南扩展,岛屿环绕如环。 世界毁灭的火灾如同潮水般汹涌,修禅的心境已坚定如顽石。 《法华经》中的佛法如同金盂中的净水,贝叶经由锡杖上的环挑起。 世间万象如同蝴蝶梦般虚幻,心境如野鸥般自由超脱。 龙女所化的花难以触及,天上的食物自然赐予。 秋天的浩瀚气象横扫银色净土,夜晚佛的白毫破开地狱的边界山。 今日心无挂碍地穿越大海,何时只穿一只鞋从中亚山脉归来。 佛的教化未曾离开下界,恩泽直欲遍布人间。 深入探索大地的险恶之地,归来时站立在英勇的队伍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尊者从印度来到中国的艰险旅程,以及他在修行中达到的超脱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比喻,如“劫火”、“禅心”、“蝴蝶梦”等,展现了尊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心境的坚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河为带”、“岛若环”,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尊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俗的超脱。

张宪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