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邱次东坡先生韵

· 张雨
日出东海头,虎气踞兹岭。 渴心望气往,解后辘轳井。 宁若军中拜,奔泉酬老耿。 莽邱专鬼物,阴壑杂蛇黾。 鱼肠卧池底,百鍊岂重矿。 以问神物化,后日属吴猛。 怪蟒既血刃,大道孰争骋。 我行须人扶,鸠杖惭祝哽。 小吴不满眼,坐纳三万顷。 化国方日长,霸业久灰冷。 淞水翰归吴,过溪柳迁永。 吾非斯人俦,短句惜流景。 茶烟寄禅榻,弄我鬓丝影。 散人初无号,奚必烦上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虎邱:即虎丘,苏州名胜。
  • 辘轳井:用辘轳汲水的井。
  • 鱼肠:古代宝剑名。
  • 吴猛:晋代道士,传说中能驱使鬼神。
  • 鸠杖:古代一种杖,杖头刻有鸠形,象征长寿。
  • 祝哽:古代帝王接见老人时,为了表示尊敬,让老人先食,老人食时哽噎,则祝之。
  • 淞水:即吴淞江,流经苏州。
  • 禅榻:禅房中的床榻。

翻译

日出东海之滨,虎气盘踞在这座山上。 我渴望前往望气,却在辘轳井边停下脚步。 宁愿像军中那样拜见,以奔泉回报老耿的恩情。 莽莽山丘专属于鬼怪,阴暗沟壑中杂居着蛇和龟。 鱼肠宝剑卧于池底,百炼之钢岂能再次熔炼。 问及神物的变化,后来归属给了吴猛。 怪蟒既已血刃,大道上谁还争先恐后。 我行走需要人扶持,鸠杖让我惭愧地祝哽。 小小的吴地虽不起眼,却能坐拥三万顷的广阔。 化国之日正长,霸业却早已冷却。 吴淞江水流回吴地,过溪的柳树也迁徙至永。 我不是那些人的同俦,短诗惜别流逝的时光。 茶烟飘过禅榻,映出我鬓边的丝丝影子。 散人起初并无名号,又何必烦劳上请。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游虎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传说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霸业消逝的感慨。诗中“日出东海头,虎气踞兹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而“鱼肠卧池底,百鍊岂重矿”则借宝剑之喻,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结尾的“茶烟寄禅榻,弄我鬓丝影”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禅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