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太白语酬僧净月

· 张雨
主人碧岩里,为余话幽栖。真诀自从茅氏得,风流还与远公齐。 满堂空翠如可扫,而君解来一何好。白玉麈尾谈重玄,琉璃砚水常枯槁。 苍苍云松,拂彼白石。世人闻此皆掉头,就中与君心莫逆。 袖拂紫烟去,空中闻天鸡。借问苏耽鹤,早晚向江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栖(yōu qī):隐居。
  • 真诀(zhēn jué):真正的道理或秘诀。
  • 茅氏(máo shì):指茅山派,道教的一个流派。
  • 风流(fēng liú):这里指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 远公(yuǎn gōng):指东晋高僧慧远。
  • 空翠(kōng cuì):指青翠的山色。
  • 麈尾(zhǔ wěi):古代用麈(一种鹿)的尾毛制成的拂尘,常用于清谈时。
  • 重玄(chóng xuán):深奥的玄理。
  • 琉璃砚(liú lí yàn):一种色彩斑斓的砚台。
  • 枯槁(kū gǎo):干枯,这里比喻心境淡泊。
  • 莫逆(mò nì):心意相投,没有抵触。
  • 紫烟(zǐ yān):紫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神秘的景象。
  • 天鸡(tiān jī):神话中的鸟,能报晓。
  • 苏耽鹤(sū dān hè):指苏耽,道教中的仙人,传说他骑鹤升天。
  • 早晚(zǎo wǎn):何时。

翻译

在碧岩中的主人,与我谈论隐居的生活。他得到了茅山派的真正秘诀,其才华与东晋高僧慧远相媲美。 整个殿堂充满了青翠的山色,仿佛可以扫去,而他带来的东西是多么美好。他用白玉麈尾谈论深奥的玄理,琉璃砚中的水常常干涸,象征着他的心境淡泊。 苍翠的云松,拂过白石。世人对这些都不屑一顾,但我和他心意相投,没有抵触。 他拂袖而去,进入紫色的烟雾中,我仿佛听到了天鸡的叫声。我想问苏耽何时会骑鹤来到江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僧人净月的对话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奥玄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和佛教的典故,如茅氏、远公、苏耽鹤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宗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如“满堂空翠”、“苍苍云松”等,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心灵净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张雨的高超诗艺和深邃思想。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