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淮阴庙

淮阴万古英雄恨,楚树荒荒夕照残。 水夹废城春草合,云昏遗庙野花寒。 封齐安用真王印,兴汉空馀大将坛。 高帝旌旗俱寂寞,断碑零落后人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阴:地名,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韩信的故乡。
  • 万古:极言时间之长,永远。
  • 英雄恨:指韩信的遗憾和未竟的抱负。
  • 楚树:楚地的树木。
  • 荒荒:形容景色凄凉。
  • 夕照:夕阳的余晖。
  • 废城:废弃的城池,指淮阴。
  • 春草合:春天草木茂盛,遮盖了废墟。
  • 遗庙:指韩信的庙宇。
  • 野花寒:野外的花朵在寒风中显得凄凉。
  • 封齐:指韩信被封为齐王。
  • 真王印:真正的王权象征。
  • 兴汉:指韩信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 大将坛:指韩信作为大将的荣耀地位。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 旌旗:旗帜,象征军队的荣耀和权力。
  • 寂寞:此处指荣耀不再,无人问津。
  • 断碑零落:断裂的石碑,散落的碎片。
  • 后人看:后来的游客或学者来此凭吊。

翻译

淮阴,这个英雄的故乡,承载着万古不变的遗憾,楚地的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凄凉。 河水环绕着废弃的城池,春天的草木茂盛,遮盖了废墟;云雾笼罩着韩信的庙宇,野外的花朵在寒风中显得凄凉。 韩信曾被封为齐王,但那真正的王权象征又有何用?他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却只剩下大将的荣耀地位。 汉高祖刘邦的旗帜如今已无人问津,断裂的石碑和散落的碎片,只有后来的游客或学者来此凭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淮阴庙的描绘,表达了对韩信英雄事迹的缅怀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荒凉的景象和凄凉的氛围,如“楚树荒荒夕照残”、“云昏遗庙野花寒”,来强化韩信的悲剧色彩。同时,通过对“封齐”、“兴汉”等历史事件的提及,展现了韩信的功绩与遗憾。最后,“高帝旌旗俱寂寞,断碑零落后人看”则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寂寞,引发读者对历史和英雄命运的深思。

傅若金

元临江新喻人,初字汝砺,后改字与砺。少孤贫,刻励于学。工诗文。年甫三十,游京师,虞集、揭傒斯见其诗,皆大称赏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后以广州路教授卒。有《傅与砺诗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