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祀五先生:祭祀五位先生。
- 景行:高尚的德行。
- 莫君:指某位姓莫的君子。
- 遨头:游玩的领袖,指带领游玩的人。
- 细论:详细讨论。
- 百五日前:指清明节前,因清明节在农历四月初五,故称“百五日前”。
- 十三楼:指杭州的十三楼,是当时著名的游玩场所。
- 水侵门:水淹到门口,形容水势很大。
- 岭霞:山岭上的云霞。
- 仇池穴:仇池山的洞穴,仇池山在今甘肃省境内,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蜀客魂:蜀地客人的魂魄,蜀地指今四川一带。
- 方外:指世俗之外,即指出家修行。
- 秃鬓:鬓发稀疏,形容年老。
- 乡社:乡村的社日,即乡村的节日。
- 割鸡豚:宰杀鸡和猪,指举行宴会。
翻译
洛中诸老如今还有谁认识,与年轻的领袖一起饮酒,听他们详细讨论。 清明节前百五日,花儿被雨水滋润,杭州的十三楼下水势汹涌,几乎淹到门口。 山岭上的云霞仿佛栖息在仇池山的洞穴中,春天的鸟儿啼叫,似乎在唤醒蜀地客人的魂魄。 从世俗之外归来,虽然鬓发已稀疏,但仍愿意在乡村的节日里宰杀鸡和猪,举行宴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洛中诸老与年轻领袖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岭霞栖向仇池穴,春鸟啼将蜀客魂”一句,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