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洲倡和十首菌山

· 张雨
真火本无候,真人自出现。 问埽劫灰馀,几见红莲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洲:神话中的地名,常指仙境。
  • 倡和:即唱和,指诗歌的相互应答。
  • 菌山:可能指生长菌类的山,或指形状如菌的山。
  • 真火:指道教中修炼时所用的内火,象征修炼的内在力量。
  • 真人: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人。
  • :同“扫”,扫除。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灾难后的残余。
  • 红莲:佛教中常用来比喻烦恼,这里可能指世俗的繁华和变迁。

翻译

修炼的真火本无固定的时刻,真人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显现。 询问扫除劫难后的残余,有多少次见到那红莲般的繁华已经改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道教和佛教的意象,表达了修炼者对于世俗变迁的超然态度。诗中“真火”与“真人”的对应,强调了修炼的内在力量和修炼者的超凡脱俗。后两句则通过“劫灰”和“红莲变”的比喻,暗示了世俗繁华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修炼者对此的淡然和洞察。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道教诗歌的特点。

张雨

张雨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