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寄寿京山宣慰叔
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
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酹江月:一种酒名,也可能是指以江月为名的一种仪式或活动。
- 寿京山:可能是指为某人祝寿的活动,京山可能是一个地名。
- 宣慰:古代官职,负责安抚、慰问边疆或灾区的民众。
- 荆楚:指古代的楚国地区,今湖北、湖南一带。
- 竹林清逸:指竹林七贤的隐逸生活,这里比喻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
- 豸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代官职。
- 中郎: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某位官员。
- 旌旗:旗帜,常用来象征军队或官方行动。
- 行春江上:在春天江上行船。
- 婵娟:形容月色美好,这里指月亮。
- 南国甘棠:指南方的甘棠树,甘棠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的政绩和民心的归向。
- 燕寝:指官员的寝室。
- 兵卫森然画戟:形容官员的府邸戒备森严,画戟是古代兵器,这里用来象征武力。
-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京陌:京城的街道。
- 浩歌金缕:高声歌唱,金缕指金线,这里可能指华丽的衣饰或歌曲。
- 铜狄:古代的一种铜制人像,这里可能指某种象征或纪念物。
翻译
在荆楚的岁月里,我遥望淮海的竹林,那里清逸脱俗。我已挂起官帽,决心归隐,侧耳倾听着中郎的消息。听说有旌旗在春江上航行,也传来了归来的消息。千里之外的月亮如此美好,如今它依然照耀着北方。
应该是南国的甘棠树,绿荫新长,春风还未停歇。我想那清香定会凝结在官员的寝室中,府邸戒备森严,画戟林立。回首过往的尘世踪迹,我如转蓬般漂泊未了,又想要驰骋在京城的街道上。我高声歌唱,殷勤地遥寄给那铜制的狄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从官场归隐后的心境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竹林、江月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追求清逸生活的理想。同时,通过对南国甘棠、燕寝清香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安宁生活的祝愿。诗的结尾,作者以浩歌金缕、遥寄铜狄的方式,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程文海的其他作品
- 《 临江仙 寿聪山 》 —— [ 元 ] 程文海
- 《 清平乐 寿李秋谷 》 —— [ 元 ] 程文海
- 《 满江红 · 送陈正义绣使将指江闽 》 —— [ 元 ] 程文海
- 《 蝶恋花 · 寿千奴监司十二月朔 》 —— [ 元 ] 程文海
- 《 汉宫春 · 寿刘中斋尚书 》 —— [ 元 ] 程文海
- 《 摸鱼儿 · 次韵谢张古愚 》 —— [ 元 ] 程文海
- 《 海棠春 寿胡涧泉 》 —— [ 元 ] 程文海
- 《 青玉案 · 寿赵定宇 》 —— [ 元 ] 程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