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归欤正宜早,动也贵研几。夜深山月飞出,何地不扬辉。休说采山钓水,正尔切风批月,底用朵吾颐。万事一尊酒,身外复何为。 笑年来,人与我,不相知。投林已分垂翅,犹劝九天飞。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但恐子掀举,谁与话襟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归欤(yú):归去吧。
  • 研几(jī):研究细微之处,这里指深思熟虑。
  • 采山钓水:指隐居山林,钓鱼采药的生活。
  • 切风批月:形容隐居生活的清苦与超脱。
  • 朵吾颐:指满足口腹之欲。
  • 投林:比喻归隐。
  • 垂翅:比喻失意或失败。
  • 九天飞:比喻高远的志向。
  • 盘铃傀儡(kuǐ lěi):指傀儡戏,比喻受人操纵。
  • 掀举:指振奋或激动。

翻译

归去吧,正应该早做打算,行动之前贵在深思熟虑。夜深了,山中的月亮飞出,无论何处都散发着光辉。不要说去山中采药、水边钓鱼,正是这样切断风尘、批判世俗,哪里还需要满足口腹之欲。万事只需一杯酒,身外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笑这些年,别人与我,彼此都不了解。归隐已成定局,如同垂翅的鸟儿,却还有人劝我追求高远的志向。不敢效仿那些归乡后风光无限的人,我宁愿选择像傀儡戏一样,整天看着孩子们嬉戏。只是担心自己会突然振奋起来,那时谁又能与我共话心事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通过“采山钓水”与“切风批月”的对比,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清高与超脱。诗中“万事一尊酒,身外复何为”展现了作者对物质欲望的淡漠,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作者以傀儡戏为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回避,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