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词

· 张昱
行家织锦成染别,牡丹花红杏花白。 作双紫燕对衔春,一疋锦成过半月。 持来画堂捲复开,佳人细意为剪裁。 银灯连夜照针黹,平明设宴章华台。 为君著衣舞垂手,看得风光满杨柳。 蝶使蜂媒无定栖,万蕊千花动衣袖。 回回舞罢换新衣,新衣未缝锦下机。 怜新弃旧人所悲,百年欢乐唯片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家:指专门从事某种技艺的人。
  • 织锦:用彩色丝线织成的图案精美的织物。
  • 染别:染色区分,指将织好的锦缎进行染色,使其色彩分明。
  • 牡丹花红杏花白:形容织锦上的图案,牡丹花为红色,杏花为白色。
  • 紫燕:紫色的燕子,这里指织锦上的图案。
  • 对衔春:指两只燕子相对而飞,仿佛在衔着春天的气息。
  • 一疋:古代布帛的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匹。
  • 锦成:指锦缎织成。
  • 持来:拿来。
  •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 细意:细心,精心。
  • 剪裁:剪切和缝制,这里指对锦缎进行剪裁制作衣物。
  • 针黹:指缝纫,刺绣。
  • 章华台:古代宫廷中的高台,用于宴会或观赏。
  • 著衣:穿上衣服。
  • 舞垂手:一种舞蹈动作,手下垂舞动。
  • 风光:景色,景象。
  • 蝶使蜂媒:比喻传递信息或撮合事情的人。
  • 无定栖:没有固定的栖息地,形容四处奔波。
  • 万蕊千花:形容花朵繁多。
  • 动衣袖:指舞动时衣袖飘扬。
  • 回回舞罢:每次舞蹈结束后。
  • 新衣未缝:新衣服还没有缝制完成。
  • 锦下机:指锦缎从织机上取下。
  • 怜新弃旧:喜欢新的,抛弃旧的。
  • 百年欢乐:指长久的快乐。
  • 唯片时:只是短暂的时间。

翻译

专业的织锦工匠织成了锦缎,然后进行染色,牡丹花呈现红色,杏花则是白色。织锦上还有一对紫色的燕子,它们仿佛在春天中相对飞翔,这样的锦缎需要半个月才能织成一匹。

将这匹锦缎拿到装饰华丽的厅堂中,佳人细心地对其进行剪裁。银灯连夜照耀着,佳人在缝纫和刺绣,到了天亮,便在章华台上设宴。

为君穿上新衣,舞动垂手,观赏着春天的风光,杨柳依依。传递信息的人和撮合事情的人四处奔波,没有固定的栖息地,万朵千朵的花朵随着舞动的衣袖飘扬。

每次舞蹈结束后,换上新衣,但新衣还未缝制完成,锦缎就已经从织机上取下。人们喜欢新的,抛弃旧的,这种情感令人悲伤,因为长久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织锦的精美和宴会的盛况,通过织锦的制作过程和宴会的场景,展现了元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审美情趣。诗中“牡丹花红杏花白”和“紫燕对衔春”等句,以生动的色彩和形象,展现了织锦的华丽和春天的生机。后文通过舞蹈和宴会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欢乐与哀愁的深刻感悟。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