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三十六宫:言宫殿之多。
博山炉:古香炉名。此处泛指香炉。
流苏:丝线制成的穗子。
羊车:晋武帝常乘羊车游幸宫内,此处指帝王行幸后宫。
镜尘鸾影孤: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落满灰尘,无人照镜,故称鸾影孤。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十六宫:泛指宫殿之多。
- 露华:露水。
- 丁丁:形容漏声。
- 玉漏:古代计时器,以水滴铜壶,声如玉,故称。
- 金铺:门上的装饰物,常用铜制成,饰以金,故称。
- 红线毯:红色的地毯。
- 博山炉:古代一种香炉,形似山,故称。
- 流苏:装饰在帐幕或帘帷上的下垂的穗子。
- 羊车:古代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
- 青芜:杂草丛生的地方。
- 镜尘:镜面上的尘埃,比喻被遗忘。
- 鸾綵:鸾凤的图案。
翻译
在这众多宫殿的秋夜,漫长而寂静,露水如珠,点缀在高大的梧桐树上。玉漏声声,铜壶中的水滴声如泣如诉,明亮的月光照在华丽的门饰上。红色的地毯铺陈,博山炉中香烟袅袅,香风轻轻触动着流苏。羊车离去后,宫中长满了青草,镜面上积满了尘埃,鸾凤的图案孤独地映照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秋夜的寂静与凄凉。通过“三十六宫”、“露华点滴”、“丁丁玉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冷清的氛围。后句中的“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则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细腻。然而,“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綵孤”却透露出一种被遗忘和孤独的感觉,反映了宫廷生活的无常和宫人的孤寂。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感悟。

欧阳炯
名或作迥。五代末宋初益州华阳人。善文章,尤工诗词。少事前蜀王衍为中书舍人。国亡,降后唐,补秦州从事。后复入蜀,事后蜀孟知祥,累官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从孟昶归宋为翰林学士。宋太祖开宝四年,岭南平,议遣炯祭南海,称病不出,被罢职。旋卒。其词多写艳情,今存四十余首。又著有《花间集序》。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