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齐行二首
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烟。
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阻战。
妖氛扫尽河水清,日观杲杲卿云见。
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
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
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寇:亦作“沉寇”。意思是隐伏的寇盗。“沈”通“沉”。
- 封禅(shàn):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 日观:泰山峰名。为著名的观日出之处。
- 杲杲(gǎo gǎo):形容太阳很明亮的样子。
- 猛簴(jù):悬挂钟罄的木架。
-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翻译
泰山隐伏寇盗已六十年,旅途祭祀不享祭品而生愁烟。 如今碰上圣明君主想要封禅,神让阴兵前来阻碍作战。 妖氛扫除干净黄河水变清,日观峰明亮灿烂彩云出现。 开元年间黄帝东封泰山时,众神接受职责争相奔驰。 千钧重的猛簴顺着水流而下,洪波包含着淡淡浮起的熊罴。 侍臣燕国公执掌文笔,玉牒向天禀告无愧的言辞。 现今睿智的皇孙承继圣祖,岳神盼望帝王亲临而河神跳舞。 青门大道上等待帝王车驾的尘土,共同等待枝叶繁盛翠华举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泰山封禅相关的情景和历史。诗中先写泰山久受寇扰,如今圣君欲封禅却有阴兵阻战,接着写妖氛散尽后的美好景象,如河水清、彩云现等。回忆起开元黄帝东封时的壮观,众神尽责的场景。描述封禅的盛大仪式和相关物品。最后提到当今皇孙承继祖业,岳神、河神都对帝王到来充满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泰山封禅这一重大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庄重神圣的氛围和历史的深远,同时也体现出对皇权和盛世的赞颂。诗中用词丰富,景象描写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