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诗十首和思归乐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何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 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 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云得此道来,何虑复何营。 穷达有前定,忧喜无交争。 所以事君日,持宪立大庭。 虽有回天力,挠之终不倾。 况始三十馀,年少有直名。 心中志气大,眼前爵禄轻。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退不苟免难,进不曲求荣。 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获戾自东洛,贬官向南荆。 再拜辞阙下,长揖别公卿。 荆州又非远,驿路半月程。 汉水照天碧,楚山插云青。 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 谁谓谴谪去,未妨游赏行。 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 太仓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 尚达死生观,宁为宠辱惊。 中怀苟有主,外物安能萦。 任意思归乐,声声啼到明。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迁客:被贬谪流放到边远地方的官员。
  • 精灵:超自然的存在,这里指由忧愤之气凝聚成的精神体。
  • 孟尝:战国时期齐国贵族,以好客著称。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雍门:战国时期齐国的城门,雍门周是著名的琴师。
  • :系在脖子下的帽带。
  • 铜雀妓:曹操建铜雀台,台上有美女歌舞,后泛指宫廷中的歌女。
  • 西陵:曹操的陵墓。
  • 峡猿:峡中的猿猴,其叫声凄切。
  • 陇水:陇山的水,陇山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
  • 元侍御:指元稹,唐代诗人,曾任监察御史。
  • 邮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馆舍。
  • 爵禄:官爵和俸禄。
  • 展禽:即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正直著称。
  •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屈原。
  • 获戾:得罪。
  • 稊米:比喻极其微小。
  • 头陀经:佛教经典,头陀指苦行僧。

翻译

山中没有栖息的鸟儿,却在夜半时分发出嘤嘤的叫声。 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思归的快乐,让路过的行人掩面哭泣聆听。 人们都怀疑这条山路,因为被贬的官员大多向南迁徙。 他们的忧愤之气凝聚不散,化作了超自然的精神体。 我认为这些山鸟,本不是因为人的存在而鸣叫。 是人们自己怀念故土,才觉得鸟儿在为思归而鸣。 孟尝平时在家,喜欢听清脆悦耳的琴声。 雍门周的一曲感动了他,未弹奏就已经泪流满面。 魏武帝的铜雀台上的歌女,日日与欢乐相伴。 一旦在西陵望见曹操的陵墓,想要歌唱却先流下了眼泪。 峡中的猿猴有何心意,陇山的水又有何情感。 一旦进入愁人的耳中,都成了令人心碎的声音。 请看元侍御,也在这邮亭中过夜。 因为听到思归的鸟声,他的精神状态变得安宁。 问他为何如此,他说道胜过了内心的平静。 虽然是被贬到南方,却如同身在长安城。 云朵得到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可忧虑和追求的呢。 贫穷和显达早已注定,忧愁和喜悦不会有交锋。 所以侍奉君王的日子,坚持正义站在大庭广众之下。 即使有扭转乾坤的力量,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何况他才三十多岁,年轻时就以正直著称。 心中有着宏大的志向,眼前的官爵和俸禄显得微不足道。 君王的恩泽如同雨露,君王的威严如同雷霆。 退隐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进取不是为了曲意求荣。 在火中能辨认出玉的真性,经霜后能识别松的坚贞。 展禽能三次被贬而不改其志,屈原始终保持清醒。 因得罪而从东洛被贬,向南荆迁徙。 再次拜别阙下,长揖告别公卿。 荆州并不遥远,驿路只需半月行程。 汉水映照着碧蓝的天空,楚山插入云霄青翠。 江陵的橘子如同珍珠,宜城的酒甜如饴糖。 谁说被贬谪离去,不妨碍游玩赏景。 人生在百岁之内,天地只是暂时的形体。 太仓中的一粒米,大海中的一片浮萍。 身体委身于逍遥的篇章,心灵交付给头陀的经文。 尚且达到生死的观念,宁可不为宠辱所惊。 内心如果有所主宰,外界的事物怎能缠绕。 任意思念归家的快乐,声声啼鸣直到天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山中鸟鸣、迁客南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对宠辱不惊的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