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送举人入试
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自谓出太早,已有车马行。
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
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
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
营营各何求,无非利与名。
而我常晏起,虚住长安城。
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驾(sù jià):早起驾车。
- 举人:科举时代称应进士考试的人。
- 街鼓:古代设置在街道的警夜鼓,宵禁开始和终止时击鼓通报。
- 参差(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意气:意志和气概。
- 群动:各种生物。
- 营营:往来不绝的样子,这里指忙忙碌碌。
- 晏起:晚起。
- 虚住:空住,指无所事事地居住。
- 归山情:指归隐山林的愿望。
翻译
清晨驾车送应试的举人,东方还未露白。 自以为出门已经很早,却已有车马在路上行。 骑马的火把高低摇曳,街上的鼓声参差不齐。 可怜那些早朝的人们,相互看着意气风发。 日出后尘埃飞扬,各种生物忙碌不停。 忙碌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名利二字。 而我常常晚起,无所事事地住在长安城。 春深官职又满,心中却有归隐山林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士人清晨赶考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早朝者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世界的淡漠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夙驾送举人”开篇,设定了清晨的背景,通过“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氛围。后文“日出尘埃飞,群动互营营”则进一步以日出后的繁忙景象,隐喻了人们对名利的追逐。结尾处“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林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