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羞诗三首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 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 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 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 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 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 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荒:指南方边远地区。
  • 交阯: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
  • 绵联:连续不断。
  • 中夏:指中原地区。
  • 懦者:怯懦的人。
  • 武者:勇武的人。
  • :滥用。
  • 军庸:军队的平庸之辈。
  • 金玉:比喻珍贵。
  • 刮则:搜刮。
  • 齐民:平民。
  • :疮疖。
  • 猛士禄:勇猛之士的俸禄。
  • 许昌师:许昌的军队。
  • 忠武:忠诚与勇武。
  • 万骑风: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风。
  • 一川肉:形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
  • 昼鼙:白天敲响的战鼓。
  • 金镞:金属箭头。
  • 制胜术:取胜的策略。
  • 贱碌碌:平庸无能。
  • 胸臆间:内心深处。
  • 许师属:许昌军队的下属。
  • 前修躅:前人的足迹。
  • 军租:军队的租税。
  • 部曲:军队的编制单位。
  • :庇护。
  • 颍川绿:颍川的绿色,指家乡的景色。

翻译

南荒之地不择良吏,导致我交阯之地覆灭。连续三四年,流离失所成为中原的耻辱。怯懦的人战斗即退,勇武的人滥用武力。军队平庸遍布天下,战将多珍贵如金玉。搜刮平民的疮疖,分给勇猛之士俸禄。许昌的军队雄健,忠诚与勇武冠绝其族。去时如万骑疾风,住时成一川尸肉。昨日残兵归来,千家万户哭泣。哀声震动邻里,怨气弥漫山谷。谁能听那白天的战鼓,不忍看那金属箭头。我有取胜的策略,却无奈自己平庸无能。这些策略藏在心中,愧对许昌军队的下属。自叹为何如此,得以追随前人的足迹。家中不交军租,身上不识军队编制。也穿许昌军的衣,也吃许昌军的粮。方知古人所说,庇护我已足够。想到这些向谁羞愧,悠悠颍川的绿色。

赏析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乱和社会不公的现实。诗人皮日休通过描绘南荒之地的混乱和军队的腐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平民苦难的同情。诗中“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揭示了当时军队的无能和滥用武力,而“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则讽刺了军队的平庸和将领的贪婪。最后,诗人以自省的姿态,表达了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对前人庇护的感激,以及对家乡颍川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黄巢军下江浙,日休为巢所得,任为翰林学士。巢败,日休下落不明,或云为朝廷所杀,或云为巢所杀,或云至吴越依钱镠,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薮》、《松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