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羞诗三首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阯覆。
绵联三四年,流为中夏辱。
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则齐民痈,分为猛士禄。
雄健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作一川肉。
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昼鼙,不忍看金镞。
吾有制胜术,不奈贱碌碌。
贮之胸臆间,惭见许师属。
自嗟胡为者,得蹑前修躅。
家不出军租,身不识部曲。
亦衣许师衣,亦食许师粟。
方知古人道,荫我已为足。
念此向谁羞,悠悠颍川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荒:指南方边远地区。
- 交阯: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
- 绵联:连续不断。
- 中夏:指中原地区。
- 懦者:怯懦的人。
- 武者:勇武的人。
- 黩:滥用。
- 军庸:军队的平庸之辈。
- 金玉:比喻珍贵。
- 刮则:搜刮。
- 齐民:平民。
- 痈:疮疖。
- 猛士禄:勇猛之士的俸禄。
- 许昌师:许昌的军队。
- 忠武:忠诚与勇武。
- 万骑风: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风。
- 一川肉:形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
- 昼鼙:白天敲响的战鼓。
- 金镞:金属箭头。
- 制胜术:取胜的策略。
- 贱碌碌:平庸无能。
- 胸臆间:内心深处。
- 许师属:许昌军队的下属。
- 前修躅:前人的足迹。
- 军租:军队的租税。
- 部曲:军队的编制单位。
- 荫:庇护。
- 颍川绿:颍川的绿色,指家乡的景色。
翻译
南荒之地不择良吏,导致我交阯之地覆灭。连续三四年,流离失所成为中原的耻辱。怯懦的人战斗即退,勇武的人滥用武力。军队平庸遍布天下,战将多珍贵如金玉。搜刮平民的疮疖,分给勇猛之士俸禄。许昌的军队雄健,忠诚与勇武冠绝其族。去时如万骑疾风,住时成一川尸肉。昨日残兵归来,千家万户哭泣。哀声震动邻里,怨气弥漫山谷。谁能听那白天的战鼓,不忍看那金属箭头。我有取胜的策略,却无奈自己平庸无能。这些策略藏在心中,愧对许昌军队的下属。自叹为何如此,得以追随前人的足迹。家中不交军租,身上不识军队编制。也穿许昌军的衣,也吃许昌军的粮。方知古人所说,庇护我已足够。想到这些向谁羞愧,悠悠颍川的绿色。
赏析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乱和社会不公的现实。诗人皮日休通过描绘南荒之地的混乱和军队的腐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平民苦难的同情。诗中“懦者斗即退,武者兵则黩”揭示了当时军队的无能和滥用武力,而“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则讽刺了军队的平庸和将领的贪婪。最后,诗人以自省的姿态,表达了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对前人庇护的感激,以及对家乡颍川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