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病间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裌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夏:初夏,即农历四月。
  • 病间:病愈后。
  • 万有四千日:指大约四十年,古人常以“万日”比喻一生。
  • 自省:自我反省。
  • 泰然:心情安定,无忧无虑的样子。
  • 孟夏月:农历四月。
  • 清和:天气晴朗和暖。
  • 裌衣:夹衣,春秋季节穿的衣服。
  • 瓯茗:小杯茶。
  • 职役:职务和差役。

翻译

我这一生究竟有多长,大约是四万四千个日子。 自我反省在这些日子里,不是忧愁就是有病痛。 随着年老,忧虑逐渐平息,近年来病也初愈。 突然感到身体和心灵,都泰然无苦。 何况正值这初夏四月,天气晴朗和暖,正是好时节。 微风吹拂着我的夹衣,既不寒冷也不炎热。 我将床榻移至树荫下,整日无所事事。 有时品一杯茶,有时吟两句诗。 内心没有忧患的压迫,外在也没有职务的束缚。 这样的日子若不自我享受,何时才是合适的时机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病愈后,对生活的感慨和享受。诗中,白居易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感慨自己多半时间都在忧愁和疾病中度过。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放下了忧虑,病也痊愈了,心情变得泰然自若。诗人在初夏的美好时节,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品茶吟诗,无拘无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