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刘和州禹锡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á):答,回复。
  • 刘和州禹锡:指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和州刺史。
  • 换印:指频繁更换官职。
  • 命未通:命运不顺,未能显达。
  • 历阳湖:位于今安徽省和县,古称历阳。
  • 不教才展:不让才华得以施展。
  • 休明代:和平昌盛的时代。
  • 为罚诗争造化功:因为写诗而被罚,争的是天地的功绩。
  • 田舍:农家,田园。
  • 郡斋:郡守的官邸。
  • 好相收拾:好好地整理。
  • 年齿:年龄。
  • 官班:官职等级。

翻译

虽然我频繁更换官职,但命运似乎并不顺畅,如今在历阳湖上又迎来了秋风。 不让我的才华在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得以施展,却因为写诗而被罚,仿佛是在与天地的功绩争斗。 我也想回到田园生活中去,而你大概也厌倦了在郡守官邸中的生活。 我们最好相互整理好,成为闲暇时的伴侣,因为我们的年龄和官职等级大致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刘禹锡的回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换印虽频命未通”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频繁更换官职却未能显达的无奈。后文通过对“不教才展休明代”和“为罚诗争造化功”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才华无法施展的遗憾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刘禹锡共同归隐田园的期望,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