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虫十二章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嚼:鹿吃。
  • 乌毒:指豆科植物中的有毒植物。
  • 艾叶:一种植物,叶子有香气,常用于草药。
  • 雀衔:雀鸟叼着。
  • 燕巢:燕子的巢。
  • 本草:指古代的药物学著作,如《本草纲目》。
  • 谙知:熟悉,了解。

翻译

豆苗被鹿吃掉,鹿却能解豆苗中的乌毒; 艾叶被雀鸟叼走,雀鸟用它来夺取燕子的巢。 鸟兽们从未读过《本草》, 它们是如何了解这些植物的药性的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对植物药性的本能认知。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疑问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惊叹和对动物智慧的赞美。诗中的“鹿嚼解乌毒”和“艾叶雀衔夺燕巢”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也反映了动物在生存斗争中对植物特性的巧妙利用,引发读者对自然界智慧的深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