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曹王宅

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 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 覆井桐新长,阴窗竹旧栽。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 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 西园飞盖处,依旧月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第:指显贵者的宅第。
  • 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 宾阁:宾客休息的地方。
  • 妓堂:古代指供歌舞妓乐的地方。
  • 覆井:井口。
  • 阴窗:背阴的窗户。
  • 池荒:池塘荒废。
  • 红菡萏(hàn dàn):红色的荷花。
  • 砌老:台阶陈旧。
  • 绿莓苔:绿色的苔藓。
  • 捐馆:指人去世,离开人世。
  • 梁王:指诗中的故曹王。
  • 思人:思念的人。
  • 楚客:指楚地的文人或游子。
  • 西园:指曹王宅中的花园。
  • 飞盖:指车盖飞动,形容车马疾驰。
  • 月裴回:月亮徘徊,形容夜晚的景色。

翻译

这座显赫的宅第是何时建立的?红漆大门在此地敞开。 山峦正对着宾客休息的阁楼,溪水环绕着供歌舞妓乐的堂屋回旋。 井口新长出的梧桐树覆盖着,背阴的窗户旁依旧是旧时栽种的竹子。 荒废的池塘里红色的荷花凋零,陈旧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故曹王已经离世,思念的人啊,楚地的文人或游子来到这里。 西园中,车马疾驰的地方,夜晚的月亮依旧在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故曹王宅的景象,通过对宅第内外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宅第的荒凉与昔日的繁华对比。诗中“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等句,以自然景物映衬出宅第的宏伟与昔日的盛况。后半部分则通过“捐馆梁王去”等句,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