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梦得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 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 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年颜:年纪和容颜。
  • 放醉:尽情醉酒。
  • 卧为:躺下作为。
  • 趁欢:趁着欢乐。
  • 行入:走进。
  • 少年丛:少年群体。
  • 寻花:寻找花朵,这里指寻欢作乐。
  • 借马:借用马匹。
  • 烦川守:烦扰河流的守护者,这里可能指打扰了当地的官员或管理者。
  • 弄水:玩水。
  • 偷船:偷偷使用船只。
  • 恼令公:惹恼了令公,令公是对官员的尊称。
  • 洛城:洛阳城。
  • 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位诗人常被并称。
  • 狂翁:狂放的老人。

翻译

你我年纪相仿,容颜依旧年轻,眼睛尚未完全昏花,耳朵也未失聪。 春日里,我们尽情醉酒,躺下享受这美好时光;趁着欢乐,走进那些少年人的群体。 我们寻欢作乐,借马寻找花朵,打扰了河流的守护者;玩水时偷偷使用船只,惹恼了尊贵的令公。 听说洛阳城里的人们都在奇怪,称我们为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位狂放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赠给好友刘禹锡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与刘禹锡年纪相仿,他们共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不顾世俗的眼光,尽情地追求快乐。诗中的“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展现了他们不羁的生活态度,而“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则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调皮和不受拘束。最后两句“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更是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外界评价的不在乎,以及对彼此友情的自豪。整首诗语言幽默,意境轻松,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乐观和豁达。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