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 :解释,阐明。
  • 妄怀:不切实际的忧虑。
  • 宦途:官场生涯。
  • 安身:指在官场中立足。
  • 世累:世俗的牵累。
  • 远谪:被贬到远方。
  • 徒已矣:徒劳无功,已经结束。
  • :打算,考虑。
  • 嫁娶:婚姻。
  • 因缘:佛教术语,指事物生起或坏灭的辅助条件和主要条件。
  • 空王:佛教中指佛陀。
  • 治苦法:指佛教中解脱苦难的方法。
  • 头陀:佛教术语,指苦行僧。

翻译

我在官场中本就不擅长立足,随着年老,世俗的牵累也越来越多。 被贬到远方已经四年,徒劳无功,现在又生了三个女儿,我该如何是好。 我预感到将来她们的婚姻会成为我的忧虑,仔细思考,所有的因缘都是魔障。 幸好我学习了佛陀的解脱苦难之法,必须抛弃烦恼,投身于苦行之中。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在官场上的不如意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宦途本自安身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不适应和无奈。后文通过对女儿嫁娶的忧虑,进一步抒发了对世俗生活的烦恼和对解脱的渴望。最后,作者转向佛教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希望通过修行摆脱烦恼,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白居易深沉的人生感悟和超脱的宗教情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