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九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翼。 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 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 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立刻,马上。
  • 敛翼:收起翅膀,指停止飞翔。
  • 出入息:呼吸,比喻时间的流逝。
  • 校少:稍少,稍微年轻。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古代官吏被贬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炎瘴: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湿热气候,常伴有疾病。
  • 含沙蜮:传说中的水中怪物,能含沙射人,使人得病。
  • 金石躯:比喻身体坚固,健康。

翻译

晨鸡刚刚啼鸣,傍晚的雀鸟就立刻收起了翅膀。昼夜交替,时间流逝如同呼吸一般迅速。不仅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貌,也逐渐感觉到体力的衰退。我思念你,我们都被衰老所迫。你的年纪虽然稍轻,却因被贬到南方而显得憔悴。三年来未曾归家,炎热的瘴气使你的面色消瘦。山中没有霜冻杀死草木,水中却有含沙的怪物。你的健康状况我远不知晓,书信也要隔年才能收到。愿你少些愁苦,我也会多加餐食。我们都保重这坚固的身体,以慰藉彼此长久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诗中通过晨鸡、夕雀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健康和处境的担忧。诗的最后,诗人希望双方都能保重身体,以此来安慰彼此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