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独坐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 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 世间无用残年处,祗合逍遥坐道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整顿:整理,收拾。
  • 衣巾:衣服和头巾。
  • 拂净:拂去灰尘,使之干净。
  • :这里指坐禅的床。
  • 一瓶秋水:指一瓶清水,象征清净。
  • 一炉香:一炉点燃的香,用于熏香或供养。
  • 烦恼:佛教术语,指扰乱身心的种种杂念和情绪。
  • 菩提:佛教术语,指觉悟的境界。
  • 朝谒:朝拜,指去寺庙或朝拜圣地。
  • 收剑佩:收起剑和佩饰,表示不再参与世俗事务。
  • 宴游:宴会和游玩。
  • 废壶觞:废弃酒壶和酒杯,表示戒酒。
  • 残年:晚年,余生。
  • 祗合:只应,只适合。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道场:佛教修行的地方。

翻译

整理好衣服和头巾,拂去坐禅床上的灰尘,面前摆放着一瓶清澈的秋水和一炉香。 不去理会那些烦恼,即使达到了觉悟的境界,也打算将其忘却。 久已不再去朝拜圣地,收起了剑和佩饰,宴会和游玩也渐渐停止,不再饮酒。 在这世间,晚年已无他用,只适合在这自由自在的道场中静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晚年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诗中,“整顿衣巾拂净床”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的虔诚和严谨,“一瓶秋水一炉香”则通过具象的物品象征了清净和供养。诗人的心境从“不论烦恼先须去”到“直到菩提亦拟忘”,表达了对烦恼的摒弃和对觉悟境界的超越。后两句“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放弃。最后,“世间无用残年处,祗合逍遥坐道场”则是对晚年生活的总结,表明诗人认为晚年最适合在道场中逍遥自在地修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