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南迁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 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 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 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飓风千里黑,䕭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 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 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中:指南方地区。
  • 叮咛:反复地嘱咐。
  • 云梦:古代湖泊名,在今湖北省境内。
  • 洞庭: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 (yú):古代指新开垦的田地。
  • :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冥冥:昏暗的样子。
  • 蚊蚋:蚊子。
  • 射影:指水虫(如蜻蜓)在水面上的倒影。
  • 山鬼:山中的鬼怪。
  • 鸩鸟: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
  • 飓风:强烈的热带风暴。
  • 䕭草(qián cǎo):一种生长在南方的草。
  • 惊弦雁:比喻受到惊吓的人。
  • 委浪萍:比喻随波逐流,没有定所。
  • 漂零:漂泊无依。

翻译

我向你讲述南方的事情,你可能不愿意听。 曾经我身陷困苦,不知不觉中反复嘱咐。 在烧火的地方忧愁地想起云梦,波涛中回忆洞庭湖。 春天的田野上烟雾缭绕,秋天的瘴气昏暗。 蚊子经过冬天还能存活,鱼龙在雨前散发出腥味。 水虫能在水面上投射影子,山中的鬼怪懂得隐藏身形。 巴蛇在洞穴中摇动尾巴,鸩鸟在林中飘动羽毛。 飓风带来千里黑暗,䕭草四季常青。 客人像被弓箭惊吓的雁,船只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 谁会劝人言笑,有什么办法安慰漂泊无依的人。 千万不要让琴离开膝头,一定要让酒瓶常满。 大概从此以后,应该醉着而不是清醒。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送别南迁的朋友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南方艰苦环境的描绘和对朋友未来的担忧。诗人通过对比北方的安逸与南方的艰辛,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不舍。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生物来象征南方的险恶,如“烧处愁云梦”、“秋瘴露冥冥”等,形象生动。最后,诗人以“宜醉不宜醒”来劝慰朋友,也反映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逃避现实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