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中第宅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 春榭笼烟煖,秋庭锁月寒。 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 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 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鱼:悬挂的鱼形装饰物。
  • 青甃(qīng zhòu):青色的砖砌建筑。
  • 行马:指马形的装饰物。
  • 朱栏:红色的栏杆。
  • 春榭:春天的亭台。
  • 秋庭:秋天的庭院。
  • 松胶:松脂。
  • 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常呈黄色透明状。
  • 筠粉:竹子的粉末。
  • 琅玕(láng gān):美玉。
  • 池台:池塘和亭台。
  • 将相官:高级官员。

翻译

这是谁家的宅院,水木环绕,门高墙宽。 悬挂的鱼形装饰物挂在青砖墙上,马形装饰物守护着红色的栏杆。 春天的亭台笼罩在温暖的烟雾中,秋天的庭院锁住了月光的寒冷。 松脂黏稠如琥珀,竹粉轻扑如美玉。 试问这池塘亭台的主人,大多是高级官员。 他们一生可能都未曾亲自到过这里,只能展开宅图来观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豪华宅院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画出宅院的富丽堂皇。诗中“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宅院的装饰细节。同时,诗人通过对春榭秋庭的描写,传达了宅院四季不同的景致。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讽刺意味,指出这些宅院的主人虽位高权重,却未必能真正享受自己的宅院,只能通过图纸来想象。整体上,诗歌既展现了唐代宅院的奢华,也隐含了对权贵生活方式的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