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山人归嵩阳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荅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行坊: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处地名,意指修行之地。
  • 酤酒:买酒。
  • 九城陌:指长安城内的街道。
  • 五侯门:泛指权贵之家。
  • 春明门:唐代长安城东面的一座城门。
  • 嵩山路:通往嵩山的路。

翻译

黄昏时分,天色惨淡,微雪飘落,修行坊西边的鼓声已经停歇。张生骑着瘦马,衣衫单薄,夜里敲响柴门与我告别。 我愧疚他冒着寒冷来与我告别,于是为他买酒并点亮灯火。酒酣耳热之际,我与他交谈,问他为何要入关又出关。 他回答说前年偶然下山,四十多个月来一直在长安客居。长安自古以来就是名利之地,空手无金行走其中实在艰难。 他曾早晨游走在长安的街道上,骑着肥马驾着轻车,却感到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夜晚则寄宿在权贵之家,面对残茶冷酒,心中充满忧愁。 春明门,门前就是通往嵩山的路。幸好有云泉可以容纳他的身躯,明天他将告别我,回归嵩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生在长安的艰辛生活和对名利的无奈,以及他最终选择回归自然的决心。诗中通过对比张生在长安的繁华与孤独,突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张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与世俗的决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