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种花二首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 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花落的样子,密密麻麻。
  • 翳翳:形容树叶初生的样子,茂密而遮蔽。
  • 决渠:开渠,指挖掘水渠。
  • 刬土:铲土。
  • :堆积,这里指培土。
  • 封植:种植,栽培。
  • 扶疏: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
  • 劝农:鼓励农业生产。
  • 均赋租:公平地征收赋税。
  • 省事:减少繁琐的行政事务。
  • 宽刑书:减轻刑法,减少刑罚。
  • 氓俗:民众的风俗习惯。
  • :复苏,恢复生机。

翻译

东坡的春天即将结束,树木现在长得如何呢? 花儿密密麻麻地落尽了,树叶茂密地初生。 每天带领着童仆,扛着锄头挖掘水渠。 铲土培土保护树根,引水灌溉枯萎的树木。 小树只有几尺高,大树则有一丈多长。 种植树木不久,它们就茂盛分披。 养树就像这样,养民又有何不同呢? 想要树枝叶茂盛,必须先保护好树根。 如何保护树根呢?就是鼓励农业生产,公平征收赋税。 如何让树枝叶茂盛呢?就是减少繁琐的行政事务,减轻刑法。 将这些原则应用于郡政,或许能使民众的风俗习惯恢复生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东坡种花的情景,隐喻了治理国家的道理。白居易以种树为喻,强调了养民如同养树,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即通过鼓励农业、公平征税、减少行政事务和减轻刑法来保护和培养民众。诗中“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一句,巧妙地将种树与治国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