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 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环佩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熏煮温汤源。 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 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 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闇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 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禄山:指安禄山,唐朝末年的叛乱领袖。
  • 梨园:古代戏曲演员的聚集地,这里指皇家乐团。
  • 琵琶:一种弦乐器。
  • 法曲:古代的一种音乐曲目。
  • 华清:华清宫,唐朝皇帝的避暑胜地。
  • 至尊:指皇帝。
  • 金钿:金制的装饰品。
  • 石瓮寺:寺庙名。
  • 兰麝:香料。
  • 温汤源:温泉。
  • 贵妃: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
  • 宛转:柔顺的样子。
  • 不胜:承受不住。
  • 珠翠:珠宝和翠玉,指华丽的装饰。
  • 燕寇:指安禄山的叛军。
  • 豳土:指陕西一带。
  • 鼎湖:地名,传说中黄帝升天的地方。
  • 轩辕:黄帝的别称。
  • 漂沦:漂泊流离。
  • 涸鱼:干涸的鱼,比喻困境中的人。
  • 风波:比喻世事变迁。
  • 雨露恩:比喻皇帝的恩泽。
  • 中官:宫中的太监。
  • 宫使:宫中的使者。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习俗。

翻译

白发苍苍的病弱老人哭泣着向我诉说,安禄山叛乱之前,他曾是皇家梨园的乐师。他能弹奏琵琶,演奏法曲,常常在华清宫随侍皇帝。那时天下太平已久,每年十月皇帝都会坐在朝元殿上。千官朝拜,环佩叮当,万国使节汇聚,车马奔腾。金钿在石瓮寺中闪耀,兰麝香料在温泉源头熏煮。杨贵妃柔顺地侍奉在皇帝身旁,她体态柔弱,承受不住繁复的珠宝装饰。冬雪飘飘,锦袍温暖;春风吹拂,霓裳飘动。欢乐尚未满足,燕地的叛军就来了,弓箭强劲,马匹肥壮,胡人的语言喧闹。陕西的人民迁徙以躲避外族,黄帝在鼎湖升天,人们哭泣着告别。从此,他漂泊流离到了南方,无数人死去,只有他一人幸存。秋风中江上的波浪无穷无尽,暮雨中船上的一杯酒。干涸的鱼已经失去了风波的力量,枯草曾被雨露滋润。我从秦地来,你不要问我,骊山渭水如同荒村。新丰的老树笼罩着明月,长生殿暗淡无光,春云被锁。红叶纷纷覆盖着倾斜的瓦片,绿苔重重封住了破败的墙垣。只有宫中的太监作为宫使,每年寒食节时打开门一次。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曾经在皇家乐团中服务的老人之口,回忆了唐朝天宝年间的盛世景象和随后的战乱衰败。诗中描绘了太平盛世的繁华与欢乐,以及战乱后的凄凉与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白居易以其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悲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