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峡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 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 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 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浪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可推测为山水秀丽之地。
  • 惺惺者:指清醒、有智慧的人。
  • 濯吾缨:濯(zhuó),洗涤;缨,系帽的带子。这里指洗涤帽带,比喻洗去尘世的烦恼。

翻译

山下的水声悠扬深远,水边的山色聚集成景。 月光照耀下的秋夜自然清幽,春天里花朵的香气似乎永不消散。 这里仿佛不是人间的景象,却又接近繁华的红尘世界。 一踏入洞中的天地,便仿佛步入了云外的仙境。 我虽不是那种清醒有智慧的人,却也能体会到沧浪峡的乐趣。 可以用这清澈的水洗涤我的帽带,这样的生活实在令人向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沧浪峡的幽静美景,通过对比人间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恒久美感。结尾的“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

司马扎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扎,一作礼。侨居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时人,与储嗣宗同时。应举不第,终生落拓,奔走四方,备极艰辛。事迹散见其诗与《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其诗颇能体察民生疾苦,有讽谕之旨。诗风古朴,无晚唐浮艳习气,实为当时之佼佼者。其《宫怨》一诗,颇为周容所称赏,谓“较蕴藉,不碍大雅”(《春酒堂诗话》)。许学夷亦评其诗“间有远韵,亦能成篇”(《诗源辨体》卷三一)。辛文房则谓其与王周等人“皆气卑格下”(《唐才子传》卷一〇)。《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司马先辈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