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处士郊居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 负郭田园八九顷,向阳茅屋两三间。 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渚(yún zhǔ):云中的水流,这里指山间的云雾。
  • 负郭:靠近城墙。
  • 盈帙(yíng zhì):装满书册。
  • 鬓毛斑:鬓角的头发斑白。

翻译

半隐于云雾缭绕的山间,半依傍着山峦,这里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靠近城墙的田园有八九顷,向阳的茅屋有两三间。即使寒松已老,其风姿依旧;野鹤虽然饥饿,却依然悠闲地饮水啄食。我早晚都会来到这江边的村庄,埋头著书,直到书册装满,鬓角的头发也已斑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处士郊居的宁静与超脱,通过“半依云渚半依山”的意象,展现了居所的幽美与隐逸。诗中“负郭田园”与“向阳茅屋”具体勾勒了田园生活的简朴与自足。后两句以寒松和野鹤为喻,表达了主人虽老犹有风骨,虽贫犹能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结尾的“著书盈帙鬓毛斑”则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岁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尊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