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国:指春秋时期的越国,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 政初荒:政治开始混乱。
- 旱不已:干旱持续不断。
- 风日燥水田:风和日晒使水田干燥。
- 水涸:水干涸。
- 尘飞起:尘土飞扬。
- 官渠:官方修建的水渠。
- 禁流水:禁止水流。
- 壅入:堵塞流入。
- 馀波:余波,指水流。
- 倒影浮楼雉:楼台的倒影在水面上浮动。
- 澹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萦回:曲折回旋。
- 芰荷:荷花。
- 游嬉:游玩嬉戏。
- 芙蓉蕊:荷花的蕊。
- 阊门:古代越国的城门名。
- 稻苗死:稻苗枯死。
翻译
越国的政治开始混乱,天旱持续不断。风和日晒使水田干燥,水干涸后尘土飞扬。国家新下达命令,官方水渠禁止流水。流水不再流入田地,而是被堵塞流入王宫。余下的水波用来养鱼和鸟,楼台的倒影在水面上浮动。水波荡漾在九折的池塘,曲折回旋长达十多里。四月荷花盛开,越王每日游玩嬉戏。左右好风吹来,荷花的香气动人心弦。只因喜爱荷花的香气,又种植了更多的荷花。却不念及阊门外的稻田,千里稻苗因缺水而枯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越国政治腐败和天灾人祸下的社会现实。诗中通过对越国干旱、水资源被滥用和稻田荒废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统治者的昏庸和民众的苦难。白居易以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越王只顾享乐而不顾民生的荒谬行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深刻批判。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