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

一为止足限,二为衰疾牵。 邴罢不因事,陶归非待年。 归来嵩洛下,闭户何翛然。 静扫林下地,闲疏池畔泉。 伊流狭似带,洛石大如拳。 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 竟夕舟中坐,有时桥上眠。 何用施屏障,水竹绕床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止足限:停止追求更多的限制。
  • 衰疾牵:因衰老和疾病而受牵连。
  • 邴罢:停止工作。
  • 陶归:像陶渊明那样归隐。
  • 嵩洛:指嵩山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翛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伊流:指伊河,流经洛阳的一条河流。
  • 洛石:洛阳的石头。
  • 溅溅:水声。
  • 竟夕:整夜。
  • 屏障:用来遮挡的物品。

翻译

我之所以停止追求更多,一是因为自我设限,二是因为衰老和疾病的影响。停止工作不是因为别的事情,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也不是等到年老。回到嵩山和洛阳之间,我闭门不出,生活得多么自由自在。静静地打扫林下的土地,悠闲地疏通池边的泉水。伊河狭窄得像一条带子,洛阳的石头大得像拳头。是谁让明月在夜空中,为我发出潺潺的水声。整夜坐在船中,有时在桥上睡觉。何必要用屏障来遮挡,水竹环绕在我的床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嵩洛地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中,“止足限”与“衰疾牵”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放弃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静扫林下地,闲疏池畔泉”等句,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