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阙(běi què):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
- 南宫:古代指尚书省,白居易曾任尚书郎。
- 丞郎:指尚书省的官员,白居易曾任尚书郎。
- 散秩: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
- 簪裾(zān jū):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
翻译
清晨,我在朝会结束后从北面的宫阙离开,傍晚又从南宫出来,送别了暮春。 我离开尚书省,那里的官员并非闲散之职,而我现在回归,以诗酒自娱,成了闲人。 我仍然思念着山泉和岩石,它们常在梦中出现,也感叹自己还未完全脱离世俗的束缚。 终究,我更愿意下山去,让心灵和眼前都远离尘嚣,达到一种清净无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朝回北阙”与“晚出南宫”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从繁忙的官场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心境。后两句则通过“犹思泉石”和“尚叹簪裾”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终是不如山下去,心头眼底两无尘”,则强烈地表达了他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 —— [ 唐 ] 白居易
- 《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因严亭 》 —— [ 唐 ] 白居易
- 《 病中诗十五首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朗之及梦得尚书 》 —— [ 唐 ] 白居易
- 《 紫薇花 》 —— [ 唐 ] 白居易
- 《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 —— [ 唐 ] 白居易
- 《 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镇立马赠别 》 —— [ 唐 ] 白居易
- 《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 》 —— [ 唐 ] 白居易
- 《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