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因严亭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箕颍:指古代的箕山和颍水,常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
- 蓬壶: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遥远的理想之地。
- 吏隐:指官吏隐居。
- 跻攀:攀登,比喻追求或努力。
- 罗阶:排列在台阶下。
- 贮栋:积聚在屋梁间。
- 天目石:指天目山的石头,天目山在今浙江省,以山石奇特著称。
- 武丘山:即武当山,位于今湖北省,是道教名山。
- 诏徵:皇帝的征召。
翻译
箕山和颍水之地,人们生活贫困,而通往蓬壶仙山的路途又极为艰难。 与这些相比,不如既做官又隐居,还能继续追求和攀登。 岩石上的树木排列在台阶之下,江上的云雾仿佛积聚在屋梁之间。 这景色仿佛将天目山的奇石移至此地,又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武当山。 这样的清幽景色虽然值得欣赏,但皇恩浩荡,怎肯让我闲下来。 远远地想到自己的兴致还未尽,可能就会被皇帝召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诗中,“箕颍”与“蓬壶”分别代表了现实的贫困与理想的遥远,而“吏隐”与“跻攀”则反映了诗人既想保持官职又渴望隐逸的复杂心态。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