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鬓毛:指鬓角的头发。
  • 毵毵(sān sān):形容毛发细长。
  • 阙下:指京城。
  •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家乡。
  • 子细:仔细。
  • (ān):熟悉。
  • 老校:老年的校书郎,这里指白居易自己。
  • 明年半百又加三:指明年自己就五十三岁了。

翻译

不知不觉中,我的鬓发已经变得细白,一事无成,百般不堪。 我们共同珍惜在盛世时离开京城的时光,一同感叹这个除夜在江南度过。 常常回忆起家乡的山泉石,对世间的风波也仔细地熟悉了。 作为老年的校书郎,我应该比你先退休,明年我就五十三岁了。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除夜时寄给好友元稹(微之)的,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事业未成的感慨,以及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诗中“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直抒胸臆,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自嘲。后两句则通过对家乡和世路的回忆,展现了对过去和现实的深刻认识。最后,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职务为引,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渴望退隐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