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议婚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拼音

注释

直歌其事:一作「略举其事」,一作「略举其事因」,一作「因直歌其事因」。 命为《秦中吟》:一作「命为《秦中吟》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仕:退休。
  • 挂冠:指辞官。
  • 翠緌:翠色的缨带,这里指官帽上的装饰。
  • 悬车:指辞官后不再乘坐官车。
  • 朱轮:红色的车轮,古代高官所乘车辆。
  • 金章:金质的官印。
  • 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
  • 嗤诮:嘲笑。
  • 因循:沿袭旧习,不思改变。
  • 二疏:指汉代的疏广、疏受,两人都以辞官归隐著称。

翻译

七十岁就该退休,礼法中已有明确规定。 为何那些贪图荣华的人,对这些话却充耳不闻。 可怜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牙齿脱落,双眼昏花。 他们早上还贪恋名利,傍晚却忧心子孙的未来。 辞官后回头看看官帽上的翠色缨带,不再乘坐官车,惋惜那红色的车轮。 金质的官印挂在腰间,却因年老体衰而难以承受,弯腰驼背地走进君王的门。 谁不喜爱富贵,谁不留恋君王的恩宠。 年纪大了就应该告老还乡,名声显赫了就该退隐。 年轻时共同嘲笑那些贪恋权位的人,晚年却大多沿袭旧习,不愿改变。 汉代的疏广、疏受真是贤明,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东门路上寂寞无人,没有人继续他们的足迹离开尘世。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通过对比“贪荣者”与“贤者”的行为,揭示了贪图权势与富贵的人的悲哀,以及贤者明智退隐的智慧。白居易以“七十而致仕”的礼法为切入点,讽刺那些年老体衰却仍贪恋权位的人,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贤者退隐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通过对“二疏”的赞美,强调了退隐的高尚与寂寞,反映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