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隐者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
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
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
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
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
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驰驿者:指骑马快速传递公文的使者。
- 右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握枢务:掌握国家重要事务。
- 禄厚:俸禄丰厚。
- 食万钱:形容俸禄极高。
- 恩深:皇恩浩荡。
- 日三顾:每天多次受到皇帝的召见。
- 延英对:在延英殿接受皇帝的召见。
- 崖州:古代地名,今海南省一带,常用来指代边远或贬谪之地。
- 宠辱:指受到皇帝宠信或失宠的境遇。
- 卧云人:隐居山林的人。
翻译
我向都城卖药,途中在青门树下休息。 路上遇到一位骑马传递公文的使者,他的脸色显得非常恐惧。 亲族们赶来相送,想要告别却不敢停留。 我私下奇怪地询问路旁的人,想知道是哪位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告诉我,那是右丞相,掌握国家重要事务。 他的俸禄丰厚,每日享受万钱,皇恩深重,每天多次受到皇帝的召见。 昨天还在延英殿接受皇帝的召见,今天却要前往崖州。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宠信与失宠只在朝夕之间。 东郊的青青草地上,有一条归隐的山路。 归隐山林的人,他们的生活规划绝非错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右丞相的荣辱变迁,反映了唐代官场的残酷和无常。诗中,白居易以旁观者的视角,描绘了右丞相从权倾朝野到突然被贬的戏剧性转变,揭示了君臣之间宠辱不定的现实。结尾处,诗人以东郊的归隐之路作为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争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