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山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 物象:自然景物。
  • 道成丹熟:指修炼成仙,丹药炼制成功。
  • 昼升霄:白天升入云霄,指仙人飞升。
  • 宝磬:珍贵的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松韵:松树的声音,常用来形容风声或自然之音。
  • 灵池:神奇的池塘。
  • 应海潮:与海潮相应,形容池水与海潮同步涨落。
  • 崖折:山崖的曲折。
  • 百花迟日:百花在日落时分开放。
  • 唳声遥:鹤鸣声遥远。
  • 希夷境:指极为幽静、超脱尘世的境界。
  • 手拂行云:用手轻轻触摸飘动的云彩。
  • 度石桥:走过石桥。

翻译

千古以来,这里是神仙居住的美丽地方,自然景物丰富。修炼成仙的人,丹药炼制成功后,在白天升入云霄。岩石前的宝磬随着松树的声音转动,洞口的神奇池塘与海潮同步涨落。山崖曲折,百花在日落时分开放,夜晚鹤鸣声遥远。登临此地,逐渐进入极为幽静、超脱尘世的境界,手轻轻触摸飘动的云彩,走过石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山水景观,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元素,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道成丹熟昼升霄”一句,既表达了修仙成真的主题,又增添了神秘色彩。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宝磬转松韵”、“灵池应海潮”,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氛围。结尾的“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