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靖安: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士人的服装。
  • :抵押,典当。
  • 浊醪(zhuó láo):浊酒。
  • 洛桥:指洛阳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 金杯:贵重的酒杯。
  • 麒麟袍:绣有麒麟图案的官服,代表高官显贵。
  • 喧阗(xuān 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乱。
  • 夙驾:早起驾车出行。
  • 脂辖:涂油于车辖,使车轮转动灵活,这里指准备出发。
  • 酩酊(mǐng dǐng):形容大醉。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藉糟:指醉卧在酒糟上,形容醉态。
  • 商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古代隐士多居此地。
  • 紫芝:一种珍贵的菌类,古人认为是仙草,常用来比喻隐士。
  • 珊瑚鞭:用珊瑚装饰的鞭子,形容华丽。
  • 马头高:形容马匹高大雄壮。

翻译

在靖安的客栈下,我们曾在花枝下一起脱下青衫,典当了浊酒共饮。今天在洛桥再次醉别,金杯中的酒溅污了你的麒麟袍。你清晨驾车出发,声音喧闹,而我则在离别的宴席上酩酊大醉,躺在酒糟上。你此去商山,愿有紫芝相伴,你的珊瑚鞭挥动,马头高高昂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李常侍在靖安客舍和洛桥的两次醉别情景。诗中通过“青衫典浊醪”、“金杯翻污麒麟袍”等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两位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不舍。后两句以商山紫芝和珊瑚鞭马头高为喻,既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