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 齿发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 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 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前。 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别来只是成诗癖,老去何曾更酒颠。 各限王程须去住,重开离宴贵留连。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 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 未死会应相见在,又知何地复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沣水:水名,在今陕西省。
  • (zhé):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 通川:指流放的地方。
  • 夷陵: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
  • 峡中:峡谷之中。
  • 蹉跎(cuō tuó):时间白白地过去,虚度光阴。
  • 关河:指旅途中的山水。
  • 迢递(tiáo dì):遥远。
  • 沧江:泛指江河。
  • 乡国:家乡。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预期。
  • 旧游:旧时的游历或游伴。
  • :指黄泉,即死亡。
  • 支颐(yí):用手托腮。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文篇:文章。
  • 王程: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
  • 黄牛:地名,指黄牛峡。
  • 白狗:地名,指白狗峡。
  • 神女台:地名,传说中的神女居住之地。
  • 使君滩:地名,滩名。
  • 赤幢:形容阳光照在潭水上,形成的光影。
  • 白练:形容峡谷中的天空像一条白色的练带。
  • 炎徼(jiào):指南方边远地区。
  • 忠州:地名,今重庆市忠县。
  • 瘴烟:指南方湿热地区的瘴气。

翻译

在沣水边的客店,春日将尽,我送你上马前往被贬的通川。在夷陵峡口的明月之夜,我偶然在此与你相遇。一别五年后我们才再次相见,相携三日,船未曾离去。我们坐着直到日暮,唯有长叹,谈话直至天明,竟未曾合眼。岁月蹉跎,我将近五十岁,旅途遥远,已过三千山水。我们共同寄居在江河之上,家乡已被抛在白日之外。往事模糊不清,如同梦境,旧时的游历和伙伴已半数归于黄泉。醉中悲泣,泪水洒在春日的酒杯里,吟诗苦涩,手托腮在晨烛前。不要问年老体衰的官职如何,且听那些清脆悦耳的好文章。别后只是沉迷于写诗,年老时何曾更加放纵于酒。各自受限于朝廷的命令,必须离去,重开离别宴会,珍贵的是留连不舍。黄牛峡北移征船,白狗峡东卷起别筵。神女台上的云雾悠闲缭绕,使君滩的水流急促潺潺。风凄凉,夜色中杨柳令人忧愁,月夜下杜鹃的啼声如哭。万丈深潭底映着赤红的日光,一条白练般的天空在峡谷中展开。你将返回秦地,告别南方的炎热,我将前往忠州,进入瘴气弥漫的地方。只要未死,我们总会在某处相见,但不知是何地,又是何年。

赏析

这首作品是白居易在送别好友微之时的深情之作。诗中,白居易通过对别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地名,如沣水、夷陵峡、黄牛峡、白狗峡等,增强了诗歌的地理感和历史感。同时,通过对“齿发蹉跎”、“关河迢递”等词语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