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闲吟二首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 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 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卧:悠闲地躺着。
  • 闲行:悠闲地行走。
  •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代表太平盛世。
  • 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指不强加干涉,让万物自然发展。
  • 羲皇: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向上人:追求高尚生活的人。
  • 四皓:指商山四皓,古代隐士,代表长寿和智慧。
  • 三州罢守:指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地方官员。
  • 供给:招待,款待。
  • 家酝:自家酿造的酒。
  • 野菜春:春天的野菜。

翻译

悠闲地躺着,自在地行走,我在池边已经六次见到柳树新发的枝条。幸运地生活在尧舜那样无为而治的太平盛世,得以成为一个追求羲皇那样理想生活的人。即使像商山四皓那样再次出山,依然健康;即使辞去了三个州的守官,也未至全贫。不必担心有客人来访时无法招待,我家自酿的酒香浓,春天的野菜也正鲜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高卧闲行”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而“幸逢尧舜无为日”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安宁的庆幸。通过“得作羲皇向上人”,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后两句通过对“四皓”和“三州罢守”的提及,显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而“家酝香浓野菜春”则描绘了诗人简朴而满足的生活场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近人和生活哲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