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洒:自然大方,不拘束。
  • 森然:形容竹子茂密的样子。
  • 白粉:指竹子上的霜或露水。
  • 青玉:比喻竹子的颜色。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影转: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
  • 浮绿:形容竹影映在床席上,像是浮动的绿色。
  • 幽独:幽静而孤独。

翻译

在潇洒的城东楼,周围环绕着许多修长的竹子。 茂密的竹林中,一万竿竹子挺立,白霜覆盖着青翠的竹身。 卷起帘子,初醒的我欣赏着,斜靠在枕头上,怎么看也看不够。 随着太阳的移动,竹影转动,竹色映入楼内,床席上仿佛生出了浮动的绿色。 空荡的城市中几乎没有宾客,傍晚时分,我更加感到幽静而孤独。 楼上的夜晚我迟迟不归,这些竹子似乎在留我过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城东楼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潇洒”二字既形容了楼的风貌,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竹子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森然”、“白粉封青玉”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茂密和竹子的美丽。诗人在楼上欣赏竹子,感受到竹影随光影变化的美妙,以及竹影给室内带来的清新气息。最后,诗人以竹子留宿的想象,表达了对这片竹林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幽静孤独中的自得其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