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菩提寺:位于洛阳的一座寺庙。
  • 香山寺:位于洛阳附近的一座寺庙,以风景优美著称。
  • 舒员外:白居易的朋友,员外是官职名。
  • 西宝刹:指菩提寺。
  • 东精舍:指香山寺。
  • 反照:反射的光。
  • 偃亚:偃,仰卧;亚,低垂。这里形容松树被雪压得低垂。
  • 石阁:石制的阁楼。
  • 云汀:云雾缭绕的水边。
  • 西京:指长安。
  • 东洛:指洛阳。
  • :古代的社区组织。

翻译

傍晚时分,我登上了菩提寺的西宝刹,晴朗的天空下远望东边的香山寺。夕阳的余晖反射在楼台上,景象辉煌如同图画一般。冰面在水中闪烁着明灭的光芒,雪压得松树低垂。石阁中,僧人缓缓上来,云雾缭绕的水边,雁儿飞下。长安的喧嚣如同闹市,而洛阳则闲适如古时的社区。我曾回忆起旧时的游玩,那香山的明月之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菩提寺傍晚远望香山寺的景色,通过对比长安与洛阳的不同氛围,表达了对洛阳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描写,如“反照转楼台”、“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冬日寺庙的静谧画面。结尾处的“香山明月夜”更是勾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