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梦有悟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
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
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
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
初见韦尚书,金紫何辉辉。
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
终为崔常侍,意色苦依依。
一夕三改变,梦心不惊疑。
此事人尽怪,此理谁得知。
我粗知此理,闻于竺乾师。
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
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沦殁(mò):死亡。
- 款曲:详细,委婉。
- 金紫:指高官的服饰,金色印绶和紫色官服。
- 辉辉:明亮的样子。
- 怡怡:和悦的样子。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竺乾师:指佛教的高僧。
- 识行:指意识和行为。
- 妄分别:错误的区分。
- 菩提: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
翻译
朋友都已逝去,我长久地沉浸在梦境的思念中。 那些我生前亲近的人,昨夜在梦中又见到了他们。 梦中有多少事情,醒来后不过片刻。 梦中我们详细地交谈,共饮几杯酒,从容地下了一局棋。 最初梦见韦尚书,他的金紫服饰多么耀眼。 后来遇见李侍郎,他的笑容多么和悦。 最后是崔常侍,他的表情充满了依恋。 一夜之间梦境多变,我的心却不感到惊讶。 这种事情人们都觉得奇怪,其中的道理又有谁能明白。 我大致知道这个道理,这是从竺乾师那里听来的。 认识到行为中的妄分别,智慧被迷惑而分不清是非。 如果能将意识转化为智慧,那么离菩提的觉悟也就不远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朋友的深切怀念,以及通过梦境体验到的生死、真假之间的哲理思考。诗中,“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一句,巧妙地揭示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的经历虽然丰富,但醒来后却发现时间短暂,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后文通过对梦境中人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最后,诗人提到从佛教高僧那里学到的道理,表达了对智慧与觉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