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监柳塘禽鸟图歌

五朝画笔推黄荃,徐熙之后昌友前。 禽鱼花鸟落掌指,即今绘事仍流传。 十亩方塘浸寒碧,高柳繁阴弄斜日。 夹堤荷叶青连钱,翠盖亭亭万妆出。 蒹葭藻荇翻缟带,隐映清波漾盘石。 沙头浴鹭拳八九,石上双鸥俨相识。 鱼虾泼刺明镜中,迫视浑疑手可拾。 黄鹂紫燕语深树,点缀精神著颜色。 临池谁唤王右军,池头一白俱鹅群。 大鹅仰吭鸣向人,小鹅数十何纷纷。 天时淑风清气媚,野鹜家鸡各求配。 一雄前引众雌后,宿食飞鸣宛成队。 嗟嗟荃也得妙理,意匠经营入无始。 挥毫众羽倏生动,造化真机在十指。 尔时徐熙亦化工,两贤相阨悲途穷。 祗今无论黄监手,杂埒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荃:宋代著名画家,擅长花鸟画。
  • 徐熙:宋代画家,与黄荃齐名,亦擅长花鸟画。
  • 昌友:可能是指另一位画家,具体不详。
  • 掌指:这里指画家的手笔。
  • 蒹葭:芦苇。
  • 藻荇:水生植物。
  • 缟带:白色的带子,这里形容水草。
  • 盘石:大石头。
  • 迫视:近距离观察。
  • 泼刺:形容鱼跳跃的声音。
  • 王右军:即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 宿食:栖息和觅食。
  • 意匠经营:指画家的构思和创作。
  • 无始:无始无终,形容画家的创作境界高远。
  • 杂埒:混合排列。

翻译

五朝时期,画坛上黄荃的名字响当当,他在徐熙之前,昌友之后,以画禽鸟花鸟著称。他的画作至今仍广为流传。

在这幅画中,十亩方塘清澈见底,高大的柳树在斜阳下摇曳生姿。夹岸的荷叶青翠如钱,翠绿的荷叶如万妆般亭亭玉立。芦苇和水草在水中翻动,如同白色的带子隐约映照在清波之上,大石头在水中显得格外清晰。

沙滩上,八九只鹭鸟在水中嬉戏,石上的一对鸥鸟似乎彼此相识。鱼虾在明镜般的水中跳跃,近看仿佛伸手可及。黄鹂和紫燕在深树中鸣叫,为这幅画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池边似乎有人在召唤王羲之,池中的一群白鹅仰头向人鸣叫,数十只小鹅纷纷扰扰。此时风和日丽,野鹜和家鸡各自寻找配偶,一只雄鸟在前,众多雌鸟跟随,它们在水中栖息、觅食、飞翔,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黄荃的画作真是妙不可言,他的构思和创作达到了无始无终的境界。他的笔下,众鸟生动活泼,大自然的真谛似乎就在他的十指之间。

当时徐熙也是画坛巨匠,两位贤才相互竞争,可惜都遭遇了困境。如今不论黄荃还是徐熙,他们的手笔都已成为了历史,与其他画家的作品混合排列,成为了后人欣赏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明代画家黄荃的禽鸟花鸟画,通过对其画作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黄荃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赞美了黄荃的艺术成就,还提到了同时代的画家徐熙,表达了对两位画家艺术生涯的同情和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幅画作之中,感受到了画家的艺术魅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