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赵公损饷酒脯及鲥鱼䬪饦各赋排律八韵
耒耜莘郊畔,纶竿渭水涯。
羹分元相座,鲊合五侯家。
入鼎犹生雾,堆盘欲照霞。
刈云连陇阪,钓月倚汀沙。
玉粒逾红稻,金鳞错紫茄。
杜镵知有托,冯铗岂重嗟。
绿野悬情剧,清溪入梦遐。
穷年劳稼穑,未暇咏芜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耒耜(lěi sì):古代的农具,耒是耕地的犁,耜是翻土的锹。
- 莘郊:指古代莘国的郊外,这里泛指田野。
- 纶竿(guān gān):钓鱼用的线杆。
- 渭水: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陕西。
- 羹(gēng):汤。
- 元相:指宰相,这里可能指赵公。
- 鲊(zhǎ):一种腌制或熏制的食物。
- 五侯家:指权贵之家。
- 陇阪(lǒng bǎn):陇山的山坡,陇山在今陕西和甘肃交界处。
- 汀沙(tīng shā):水边的沙滩。
- 金鳞:指鱼。
- 紫茄:紫色的茄子。
- 杜镵(dù chán):一种古代的酒器。
- 冯铗(féng jiá):冯谖的剑,这里指代冯谖,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以智谋著称。
- 绿野:绿色的田野。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稼穑(jià sè):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事。
- 芜葭(wú jiā):杂草,这里指荒芜的田地。
翻译
在莘国的田野边使用耒耜耕作,在渭水之畔用纶竿垂钓。 宰相座上的汤羹,与五侯家的腌鱼相得益彰。 汤中仿佛还带着生雾,腌鱼堆在盘中犹如照耀的霞光。 收割的云彩连绵至陇山的山坡,钓起的月光倚靠在水边的沙滩。 玉粒般的红稻超越了寻常,金色的鱼鳞与紫色的茄子交相辉映。 杜镵的酒器知道有所寄托,冯谖的剑岂会再次叹息。 绿色的田野中情感激荡,清澈的溪流进入梦中的远方。 整年辛劳于农事,无暇吟咏那荒芜的田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通过对农耕、渔钓、美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耒耜莘郊畔,纶竿渭水涯”等句,以具象的农具和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后文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如“羹分元相座,鲊合五侯家”,不仅展现了丰盛的饮食,也隐含了对权贵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再寄在明 》 —— [ 明 ] 胡应麟
- 《 邓远游以书贶见贻赋答二律 》 —— [ 明 ] 胡应麟
- 《 渡黄河抵吕梁再寄徐参知即景舒怀共十绝句 》 —— [ 明 ] 胡应麟
- 《 休宁道中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子夜四时歌春 》 —— [ 明 ] 胡应麟
- 《 是夕寒灯结花甚艳蕾蓓若丛珠更赋二律 》 —— [ 明 ] 胡应麟
- 《 忆与王生酣眠小玉馆中迄今垂三十载武林邂逅纵谈畴昔则同事酒垆者什九岱宗矣把臂潸然辄复赋此 》 —— [ 明 ] 胡应麟
- 《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