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杪送郑茂才北上

北风动地捲行色,郑子辞家赴京邑。蹇驴欲踏东华尘,手挈空囊行不得。 亲知遍谒乞斗水,往往白眼谁相识。男儿意气轻王侯,有身七尺那用忧。 溪头握手拚一醉,骕骦且付黄公留。君不见来岁长安百花发,银鞍拥簇歌姬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岁杪(suì miǎo):年末,年底。 郑子:对郑茂才的尊称。 京邑:京城。 蹇驴(jiǎn lǘ):跛足的驴,比喻行走困难。 东华尘:指京城的繁华尘嚣。 挈(qiè):携带。 斗水:比喻微薄的资助。 白眼:轻蔑或不屑的眼神。 王侯:泛指贵族和有权势的人。 七尺:指成年男子的身躯。 拚(pàn):舍弃,不顾一切。 骕骦(sù shuāng):古代良马名。 黄公:酒店老板的代称。 歌姬楼:指歌妓所在的楼阁,泛指娱乐场所。

翻译

北风呼啸,卷起了行人的衣襟,郑茂才辞别家人,前往京城。他骑着跛足的驴子,想要踏入京城的繁华,但手中只拿着空空的行囊,无法前行。 他四处拜访亲友,希望能得到一点帮助,但往往遭到轻蔑的眼神,无人相识。男儿志在四方,不把王侯放在眼里,七尺之躯,何须忧愁。 在溪头我们握手告别,不顾一切地痛饮一场,好马且留给酒店老板保管。你不见明年春天京城百花盛开时,你将骑着骏马,被歌妓们簇拥在楼阁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郑茂才北上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诗中通过北风、蹇驴、空囊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郑茂才的困境。后文则通过男儿意气、拚一醉等表达,彰显了他的不屈精神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