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迎景王驾并候谒陵次康太司空韵二首

· 尹台
圣日重辉颁八方,中天玉几坐垂裳。 朱维节引蛟鼍避,紫寝宫开龙虎翔。 蕊录九传承祚永,萝图千纪应时昌。 祥麟绂角瞻仁表,茂泽宜流江汉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都:指明朝的南京,当时北京为首都,南京为留都。
  • 景王驾:指景王的车驾,景王是明朝的一位王爵。
  • 谒陵:指拜谒皇陵。
  • 康太司空:指康海,明朝官员,曾任司空。
  • 圣日:指皇帝的日子,比喻皇帝的统治。
  • 八方:指四面八方,泛指天下。
  • 玉几:指皇帝的御座。
  • 垂裳:指皇帝穿着的礼服,这里比喻皇帝的统治。
  • 朱维:指红色的绳索,比喻皇帝的权威。
  • 蛟鼍:指龙和鳄鱼,比喻凶猛的动物,这里比喻敌人。
  • 紫寝宫:指皇帝的寝宫。
  • 龙虎翔:比喻皇帝的威严和力量。
  • 蕊录:指皇帝的玉牒,即皇帝的谱系记录。
  • 九传:指皇帝的九代传承。
  • 萝图:指皇帝的图籍,即国家的版图。
  • 千纪:指千年,比喻长久。
  • 祥麟:指吉祥的麒麟,比喻吉祥的事物。
  • 绂角:指麒麟的角,比喻吉祥的标志。
  • 仁表:指仁德的表率。
  • 茂泽:指丰厚的恩泽。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比喻国家的广大地区。

翻译

皇帝的圣明日光照耀八方,坐在玉几上的皇帝穿着垂裳。 红色的绳索引导着凶猛的动物躲避,紫色的寝宫中龙虎飞翔。 皇帝的谱系记录传承了九代,国家的版图千年应时昌盛。 吉祥的麒麟角是仁德的表率,丰厚的恩泽应该流向长江和汉水那样长远的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在明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圣日”、“玉几”、“垂裳”等,都是对皇帝权威和统治的赞美。同时,通过“朱维”、“蛟鼍”、“紫寝宫”等意象,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和力量。最后,以“祥麟”、“绂角”、“茂泽”、“江汉”等词汇,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繁荣和仁德统治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